烏桕(瓊仔)葉絢爛風情-烏桕果子 鳥兒青睞
沒有觸目所及的楓紅,寒冬的公園裡,那一樹紅、黃、綠相間的變色瓊仔葉,讓我更覺得格外絢爛,多彩多姿的風情!
台北雖未見烏臼鳥,但喜食烏桕果子的鳥兒顯然不少。至少,就在入冬前那段時間,我就多次遇到樹鵲、斑鳩、白頭翁等,都曾留連在烏桕枝葉間,大啖烏桕果子內的白色種子。

























說起來,烏桕變色葉色彩絢爛讓人賞心悅目,秋冬葉子轉紅,古人也當作楓紅欣賞喔!果實成熟開裂後,種子頗受鳥青睞,花期,黃綠色小花雖不起眼,還頗受蜂蝶所愛呢。另外,全株根、莖、葉、種子又都有經濟實用的價值,還真是值得珍惜的寶貝的植物呢!


在台北市許多公園也都會看到烏桕植株,但都沒有士林官邸草坪區周邊栽植的烏桕的數量及空間感的可觀。另,士林官邸確實也是賞梅花、玫瑰、菊花、蘭花....的好去處。


既然探討烏桕(臼)與詩詞的淵源,順帶另引一則與烏桕(臼)相關的名詩-張繼的七言絕句詩<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據學者考證,姑蘇城當地並沒有栽植楓(槭)樹,而是成排的烏桕(臼),因此推論應該是詩人誤把紅葉的烏桕(臼)當作楓葉的緣故。事實上,古人對楓(槭)樹不像今人那麼嚴格細分,因此將秋冬有紅葉者皆以楓紅稱呼。因此把紅葉的烏桕(臼),也當作楓葉了。
這也證明了,個人欣賞烏桕(臼)紅葉,確早有古詩人惺惺相惜了吧!

謝謝格友蓉兒設計製作的新年Logo!祝大家萬事順心愉快!
附錄-烏桕基本資料
‧英文名稱: Chinese Tallow Tree
‧學 名: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科 名: 大戟科 ( Euphorbiaceae )烏臼屬(Sapium)
‧別 稱: 瓊仔樹、瓊仔、桕仔、桕仔樹、木子樹、烏果樹、蠟油樹、木梓樹、卷子樹、木蠟樹、木油樹、木樟樹、虹樹、椏桕、蠟燭樹、Auziyu(泰雅);Ruzyu(排灣)
‧特 性: 烏桕為落葉大喬木,烏臼得名的由來:有一說法是因烏臼鳥喜食其種子而獲名,另一種說法是因葉片在植物染中,所呈現的顏色是黑色故名烏,另因烏桕樹被砍伐後留下的樹頭,中間最先腐爛形成"臼"狀,而得名烏桕。
烏桕的木材質地較有彈性,適合做『陀螺』的材料,所以坊間有『一樟,二瓊,三埔姜,四苦苓』之說。
單葉互生葉序,葉形卵菱形,葉端尾形尖,葉基楔形,葉柄基部有蜜腺,葉緣全緣;葉柄長 3~6 公分,有葉托。葉片有毒,不宜在魚塘四周栽培;葉子是漢人的黑色染料;秋季樹葉轉為鮮紅色,頗為壯觀。
花序為葇荑花序,開黃綠色小花,花期在夏季。烏桕種子白色的部份含有蠟油,可以做成蠟燭,黑色的部分油炸後可以取得透明的青油,當成肥皂的原料或食用;烏桕採播種繁殖。
(摘自莊溪<認識植物>)
延伸閱讀
http://bv7389.tian.yam.com/album/10288633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47070219
<旅遊花樹記事>天寒賞紅葉 楓香枝頭覓鳥蹤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113359223
<旅遊見聞>奧萬大+廬山+日月潭+九族文化村 南北歡欣聚台中兩日遊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118080588
<旅遊花樹記事>雨霽梅花吐清芳-台北一個有「火大」遊行的午後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59239372
<旅遊花樹記事>士林官邸見花容-再續梅花緣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46207795
<心情風景>梅櫻齊鳴合奏的樂章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