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森林公園賞鳥逗鬧熱-燕鴨魚鷺戲水掠空釋閒情(附詩一首)
鐘鼎山林,人各有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反之,雄心壯志者又那能體會閒雲野鶴的心情?即使汲汲營營辛勤打拼的工作者吧,也要學得忙裡偷得浮生半日閒的生活情趣啊!
生態湖邊徜徉小坐,看鷺鳥翩翩在湖面滑翔,燕兒不時飛掠表演凌空點水,還有水中觸目可及的魚、龜浮沉,以及岸邊雞、鴨、鵝覓食休憩的景象;倒是一派輕鬆自在的休閒好選擇啊!


前篇《大安公園賞鳥逗鬧熱-蒼鷹、五色鳥為生態保育聚焦》一文,提到鳳頭蒼鷹、五色鳥、夜鷺、小白鷺,均在大安公園落腳且築巢繁殖下一代。其中,鳳頭蒼鷹、五色鳥似乎較吸引眾人及聞訊來拍攝者的目光。
另外,在距離不遠處的生態湖中小島,樹木蓊鬱,許多的夜鷺、小白鷺、黃頭鷺相繼在湖上樹叢中築巢、育雛(2018年以來更加熱鬧),不時在生態湖面飛來繞去;到秋冬季節更可見到大白鷺、蒼鷺等候鳥,甚至少見的池鷺也曾出現;牠們在湖邊覓食的動態,讓來園區的人看到皆嘖嘖稱奇;也引來許多攝影朋友們的青睞。
其實,蒼鷹築巢高枝隱密,肉眼很難搜尋觀察,蒼鷹成鳥也多神出鬼沒,很難如期配合你到的時間出現,讓你湊巧碰上;五色鳥,這段繁殖期,固然可以就近觀看,但牠們來去匆匆,在眾目睽睽下,若非有手按快門,捕捉那驚鴻一瞥的期待,往往花在等待的時間須相當冗長。
假日,在拍攝的人群中,就看到帶著孩子的父母,在等待的期間,不得不時常要去安撫孩子的不安和騷動。畢竟,許多大人都會對較長時間枯燥無聊的等待無法平心沉得住氣,更何況是心性不定的孩子呢。因此,如果是攜老扶幼的親子活動,守住一個鳥巢的觀鳥活動,就比較辛苦了。
然而,對大多數來逛公園漫步休閒的群眾,想要的不就是一份閒情逸致,輕鬆與自在嗎?

如果,你來大安森林公園,並沒有帶著觀鳥的配備,也沒有帶著重裝備拍鳥的打算,僅是抱持著一切隨緣,靜觀自得,希望打發一份閒散的時光。那麼,生態湖邊徜徉小坐,看鷺鳥翩翩在湖面滑翔,燕兒不時飛掠表演凌空點水,還有水中觸目可及的魚、龜浮沉,以及岸邊雞、鴨、鵝覓食休憩的景象;倒是一派輕鬆自在的休閒好選擇啊!也有人特意帶著鳥食、魚食、松鼠食來抛投餵食,樂得分享魚、鳥、鴨、龜、松鼠競食的滿足與喜悅!

還是老詞:張潮《幽夢影》有云:胸藏丘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大安森林公園,這一片特意為都會保留的水域及水中陸島,雖在繁鬧的精華地段,卻提供了一塊魚、龜、蝦、蟹、紅冠水雞、鴨子可以生活的水域,也引來各種鳥雀棲息築巢;當然,公園裡還有其他更多、更多的花草植物,以及假日經常性的音樂及表演活動,提供身心靈更多元化的選擇,對大台北都會人而言,真是得空休閒的好去處啊!
謹以<大安公園生態湖所見>八字六句詩來描述個人的感受:
樹影搖曳鷺鳥翩飛,碧波幽靜燕子點水。
水岸草叢雞鴨往來,漣漪蕩漾魚龜探頭。
天光雲影徘徊相隨,怡情養性悠然自得。
提供給曾來、已來、要來、想來大安公園休閒的朋友們參考吧!
後記
2019年再加補上鷺鳥育雛圖片。
另,謝謝部落格格友蓉兒贈親手包的「數位粽子」!視窗並蒂開出個人近年主打的主題-花鳥印象,個人特定名為「晶」益求精、粽子(中子)飄香;除自我愓厲外,並與朋友們共勉!
延伸閱讀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賞鳥外一章-阿勃勒、竹林、蓮霧、鳥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64789530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賞鳥逗鬧熱-蒼鷹、五色鳥為生態保育聚焦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64070906
賞鳥逗鬧熱-果樹邀鳥 綠鳩討喜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63686344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賞鳥另一章-捷運站美 榕樹林道 落英繽紛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71523798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生態湖飛燕點水(相簿)
http://bv7389.tian.yam.com/album/9975135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生態湖白鷺翩飛(相簿)
http://bv7389.tian.yam.com/album/9975181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生態湖夜鷺繁盛(相簿)
http://bv7389.tian.yam.com/album/9975249
<都會賞鳥>城市裡的「燕」遇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50974544
城市「燕」遇(相簿)
http://bv7389.tian.yam.com/album/9478905
抓住夜鷺捕魚的瞬間(相簿)
http://bv7389.tian.yam.com/album/9710698
<都會賞鳥>木棉花的盛宴外一章-白鷺閒雲野鶴篇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61938394
附錄—夜鷺、小白鷺、黃頭鷺基本資料
夜鷺
英名:Night Heron 、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
分類:鸛形目,鷺科(Ciconiformes / Aredeidae)
別名:暗公鳥、暗光鳥(閩語)、夜鶴子(客語)
保育等級:無
夜鷺原是晝伏夜出的夜行性鳥。除了繁殖期以外,白天大抵休憩於密林裡,夜間再飛往水田、河邊、溪畔或養魚池等地捕食魚類、貝類、青蛙或昆蟲等。 待黃昏白鷺鷥成群回巢時,牠們便離開棲息地,覓食至破曉。但都會的夜鷺顯然已不按此一天性作息,白天均正常活動。
嘴黑、腳黃、眼紅色,眉紋寬闊呈白色並在額前相連,成鳥繁殖期頸後有兩根白色長飾羽。頭頂順延至背部為深藍灰色,其餘部分和雙翅為淡灰色及白色,夜鷺雄雌同形同色,成鳥體長約40~60厘米。
夜鷺雄雌同形同色,成鳥體長約40~60厘米,頭頂順延至背部為略帶金屬光澤的深藍灰色,上體其餘部分和雙翅為淡灰色,眉紋寬闊呈白色並在額前相連,下體為略帶乳黃色的白色。頭頂生有兩到三根細長的白色蓑羽,在深藍灰色上體的映襯下很醒目好看。
夜鷺繁殖期為2~8月,營巢密度極大,甚至一棵樹乃至一個枝椏上就聚集了三、四個巢,夜鷺巢系由樹枝搭建,內部墊以柔軟材料。每巢產卵3-8枚由雙親共同撫育,每年6~7月間可見幼鳥隨親鳥離巢活動。而繁殖期的夜鷺,腳部會略帶紅色。幼鳥體長與成鳥相當,上體灰褐色,雜以不長的棕色縱斑,翅上有星星點點分布的白色斑點系羽梢的白色端斑所形成的;下體近白色密布褐色細縱紋,喙黑色腳黃綠色。
小白鷺
英名:Little Egret
分類:鸛形目,鷺科(Ciconiformes / Aredeidae)
別名:白鷺鷥、白鷺、白翎鷥(閩語)、白鶴仔(客語)
保育等級:無
繁殖期頸後、胸前及背部有長飾羽。是台灣最普遍可見的白鷺鷺。
分辨方法,或可依體型的大小分辨,50-55、61-69、85-90,小白鷺嘴喙為黑色,中、大白鷺的眼先黃色、嘴尖黃色(夏羽:嘴仍為黑色),腳趾黑色。大白鷺的脖子又比中白鷺長而曲。另,小白鷺是台灣的留鳥;而大白鷺與中白鷺二者均為冬候鳥。
但這三種水鳥都是群棲性,群居在水邊,會用腳摸水,捕捉魚、蝦、昆蟲等。所以在台灣的湖泊、水田、溪河都可發現它們的蹤跡。
黃頭鷺學名Bubulcus ibis,英文名Cattle Egret
分類:鸛形目 Ciconiiformes鷺科 Ardeidae牛背鷺屬 Bubulcus
別 名:牛背鷺
食性:以昆蟲為主食,亦食魚、蛙等動物。
特徵:身長約51cm,與其他鷺的區別在體型較粗壯,頸較短而頭圓,嘴較短厚。嘴為橙黃色,腳為黑色。
繁殖期,頭、頸、胸部均會出現橘黃色飾羽。虹膜、喙、腿及眼先短期呈亮紅色,餘時橙黃。
非繁殖羽:全身白色,無飾羽;亦有頭部略帶黃色之個體。
(摘要整理相關鳥類研究資料)
-
46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