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山古寺佛窟拜佛賞楓紅 歲末遊江蘇(5)
棲霞山歷經多少王朝歲月,也曾遭戰火、文革的洗禮,幾度面臨荒蕪殘敗命運?仍能維持今日的榮景,除了地理條件優越,還加上了當局及有識之士的特意維護,持續造林,精心養護。
地靈人傑,聞名佛教界的星雲大師即有緣於棲霞寺禮由志開上人披剃。
除了賞自然美景楓紅外,能理解兩岸宗教界有星雲大師與棲霞寺此一特別的淵源,藉此機會,親近佛教古寺參拜。期盼淨心澄慮,學習「靜定安慮得」,或許愚者也能因此有一得喔。
遊江蘇第四天,我們旅遊團安排重回南京市,一早出發前往棲霞山賞楓。
再跨長江 訪棲霞山
前往棲霞山,車行須經過棲霞山大橋,但導遊仍習用舊名「南京長江第四大橋」,途經休息站,站名也延用舊名;車經大橋,可再見滾滾長江綿延浩翰,江上往來輪船不少。據查維基百科資料,棲霞山跨江大橋長5.448公里,南北接線長23.548公里,主跨為1418米三跨懸索橋。因外觀類似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被譽為「中國的金門大橋」,跨徑在世界同類大跨徑懸索橋樑中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是南京市「五橋一隧」過江通道之一。
棲霞山素有「六朝勝跡」之稱,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因為歷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臨棲霞山,其中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棲霞山。明代以來就有「春牛首(牛首山)、秋棲霞」之說,「棲霞丹楓」為新金陵四十景之一,山西側的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是棲霞山吸引遊人的主要景致,為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另三處分別是北京香山、蘇州天平山、長沙嶽麓山)。
不過,旅行社資料特別加註:「楓紅屬季節限定之自然美景,會受氣候等因素影響而無法保證確切期限」。想起在台時也曾於歲末興致勃勃前往賞楓勝地南投奧萬大賞楓,結果,也因風災、天候影響不如預期。確實,滄海桑田,世事無常,大至地球環境,小至地區自然景觀,若非天候因素,還有許多人為的不當措施,都可能影響讓山河變色、美景失去昔日的風光啊!
龍蟠虎踞 佛教聖地
據文獻了解,棲霞山歷經多少王朝歲月,也曾遭戰火、文革的洗禮,幾度面臨荒蕪殘敗命運?仍能維持今日的榮景,除了地理條件優越,還加上了當局及有識之士的特意維護,持續造林,精心養護。如今已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成為南京4A級旅遊景區,又談何容易?
棲霞山面積約4平方公里,山體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組成,北麓由帶狀花崗岩分佈。棲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是龍山;西北一山是虎山,總占地面積1019公頃。南京(金陵)過去被稱為龍盤(蟠)虎踞有「帝王之宅」的石頭城,其來有自。
棲霞山自南朝以來就是佛教聖地,棲霞寺為眾寺之首。《棲霞寺修造記》云:「金陵名藍三,牛首以山名,弘濟以水名,兼山水之勝者,莫如棲霞。」昔時山間盛產甘草、野參、當歸等養生滋補中草藥,皆有攝生之效,故棲霞山俗稱攝山;又因整個攝山自主峰以降,形如雨傘,亦名傘山。
地靈人傑,聞名佛教界的星雲大師即有緣於棲霞寺禮由志開上人披剃。而志開上人文革期間遭到迫害,倍受折磨,後回老家江蘇海安白甸居住,直至圓寂。90年代,星雲(今覺法師)回江蘇師父老家,為師父修築靈塔。據聞,此一事件,對促進大陸改革開放事業和兩岸融冰破冰擴大交流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吧。
套句出國旅遊的行話:「到東方看寺廟,到西方看教堂」。我們雖非進香團,安排遊棲霞山,圍繞著棲霞寺周邊巡禮。除了賞自然美景楓紅外,能理解兩岸宗教界有星雲大師與棲霞寺此一特別的淵源,藉此機會,親近佛教古寺參拜。期盼淨心澄慮,學習「靜定安慮得」,或許愚者也能因此有一得吧。
正如攝山棲霞寺楹聯所云:「棲山觀自在,霞水樂長安」,出門旅遊何必強求呢?
楓景佛窟 見證歷史
時機不錯,在棲霞寺周邊如:「彩虹明鏡」景點,就已見到不少楓紅的景致。但,時機似也非絕佳,因為,並未能看到滿山遍野楓紅的「棲霞秋色」。畢竟,我們只是短暫的過客,想看到最美好的自然美景,都得隨緣吧。
事實上,也得認知,許多報導文宣上的美景,都是專業人士花了多少心血特意把握才留下的傑作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古寺、楓紅之外,還特別瀏覽了棲霞寺東北側的舍利塔及山崖上的「千佛崖石窟」。
據文獻<舍利感應記>載,舍利塔是隋文帝楊堅登基後,詔令天下83州建塔供奉舍利,棲霞寺在全國率先建成舍利塔。舍利塔歷經千年風雨,幾經損毀新建,但主體結構基本保存完好,重要的是塔下地宮安然無損,且記載地宮內有珍藏佛祖舍利。塔邊有告示牌,指「按箭頭方向順時鐘繞塔三圈,可祈保平安一年」。塔邊圍欄已掛有許多信眾許願掛上的紅布條,我們既來之,也不免隨緣繞塔三圈。
據了解,佛崖石窟是從南朝齊永明二年至梁天監十年(484-511年)逐漸開鑿而成。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龕,或七八尊一室。後來,唐、宋、元、明各代相繼在紗帽峰都有開鑿,連南朝在內,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數丈,小者僅盈尺。曾與大同、雲岡石窟,南北齊名。但歷經各朝代風化及文化大革命破壞,千佛岩現存佛像515尊,其中約有200尊左右及佛龕100座左右完好外,部分已殘缺。
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千年歷史的宗教文物保存不易,殘缺的石佛就是最好的見證吧。
欣逢2019年行憲紀念日,又是耶誕佳節。祝福 耶誕美好!新年快樂!
延伸閱讀
<旅遊見聞>楊州瘦西湖不見煙花見菊花 歲末遊江蘇(1)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25364035
<旅遊見聞>史公祠低迴 个園綠竹紅楓山石攬勝 歲末遊江蘇(2)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25364052
<旅遊見聞>跨長江 鎮江焦山古廟寺碑刻朝聖懷古 歲末遊江蘇(3)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25364081
<旅遊見聞>西津渡老碼頭文化圈巡禮 醋博館小啜 歲末遊江蘇(4)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25364111
<旅遊見聞>奧萬大+廬山+日月潭+九族文化村 南北歡欣聚台中兩日遊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118080588
<心情風景>楓葉情懷 槭=楓≠楓香(附詩)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47070219
<旅遊花樹記事>台灣欒樹-黃花開落添秋妝(附<冥想>詩)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56263369
<旅遊見聞>大稻埕碼頭(Dadaocheng Wharf)與夕陽的約會(附詩)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24115275
<旅遊見聞>淡水古蹟歷史文化探索漫步之遊(附詩)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12197005
<旅遊花樹記事>台北花卉展與荒野芒草-童話、戲劇與人生(附賞芒詩)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71455073
<旅遊見聞>歐遊掠影(10)金融區巡禮 搭船遊泰晤士河 瞻仰聖保羅教堂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101590470
<心情風景>將軍堡—遊烈嶼(小金門)「將軍堡」有感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22599213
<旅遊見聞>春遊湘西張家界看山水花鳥(4)-武陵源天子山勝似黃山(附詩)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