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賞鷺鳥何處去?
雖然台北鮮少能見到野鶴,但還有比鶴小一號的野鷺可賞,看「閒雲野『鷺』」也同樣可以領會那份逍遙自在的心境吧!
就賞鳥、觀察拍鳥者而言,台北大都會真是一個友善的城市,當你去拜訪多個大公園的生態保護區,幾乎都不會讓你失望吧。

閒雲野鶴與閒雲野「鷺」
鶴科(學名:Gruidae)在動物分類學上是鳥綱鶴形目的一個科,包括四個屬及十五個物種。鶴是鳥類中體型較大(全長 80 至 175 公分)也較著名的家族,大多分布於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少數幾種則分布於澳洲及北美洲。





換句話說,海島台灣若非到動物園,野外歷來鮮少發現鶴鳥飛來生活的紀錄,因此,若偶有「迷航」的鶴鳥出現,特別會引起相關人士的矚目。
新聞報導:金山清水濕地,繼2007年11月24日四隻丹頂鶴飛來清水溼地後,2014年12月13日又飛來了一隻國際保育類的西伯利亞小白鶴,轟動鳥界及保育團體,再一次讓金山清水濕地躍上國際動保界的舞台。
2014年12月10日,一隻迷途的小白鶴出現在彭佳嶼,被氣象站的劉光宗先生發現,PO出他不怕人的照片上網求問,三天後,他順著東北季風的氣流出現在金山的清水溼地,被林志偉先生發現後,不畏人也不避人。透過鳥訊與網路的傳播,隔天全台近300組大砲的望遠鏡頭與裝備,讓寂靜的清水溼地人聲鼎沸。資料來源(金山小白鶴教育網站裡所記載的小白鶴事件簿)
生命總會找到出路(Life Will Find A Way),誰知道呢?或許有一天,鶴鳥發現台灣是個落腳生存下來不錯的島嶼環境呢?事實上,台灣各界對這隻保育類的小白鶴,除了像明星一般搶鏡頭之外,確實是呵護有加啊!



鶴鳥來台只是意外的偶發事件,所以引起轟動。因此,一般人要想在生活環境的周遭賞到鶴鳥倒真是稀奇不容易。但以台北都會來說,許多公園和溼地對生態的維護都不錯,倒是可以經常的看到身形上與小白鶴形態相似的大、中、小白鷺和黃鷺,因為鶴的腳與頸部都很細長,與鷺類似;只是大小有別,就算以最大型的鷺科鳥類——巨鷺與鶴作比較,至少有約一半的鶴種類體型較巨鷺大(以翼展的最大長度進行比較);而且鷺在飛行時通常會將頸部呈 S 形彎曲,而鶴則常會將頸部伸直。
雖然台北鮮少能見到野鶴,但還有比鶴小一號的野鷺可賞,看「閒雲野『鷺』」也同樣可以領會那份逍遙自在的心境吧!
台北賞鷺鳥何處去?
類似小白鶴神韻的鷺鳥,還是以大、中、小白鷺或黃頭鷺最為神似,同是鷺科的夜鷺,身形較粗短,就少了白鷺的悠哉及瀟灑了。而台北都會要賞這些鷺鳥何處去呢?其實,有心人要尋找,還真不假遠求,幾乎幾個具有生態池的大型公園或有溪流的濕地都可以發現白鷺鷥的鳥蹤。








其中,小白鷺最為常見,中白鷺、大白鷺、蒼鷺還有池鷺則是少見的候鳥,只有冬季季節性出現,它們的食譜菜單為魚、蝦、蛙、昆蟲等。因此皆傍水而棲或活動。而黃頭鷺俗稱牛背鷺,因為覓食區以草叢中的昆蟲、蛙類、昆蟲等為主,因此,往往會出現在田邊或有大片綠草坪的區域。
台北都會的賞鳥人真是蠻幸福的,大型的公園幾乎都有生態湖的設計,有水就有魚,有魚則能吸引白鷺的發現、停歇和築巢。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安森林公園、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南港公園、植物園、士林官邸、新生公園、至善公園、雙溪公園、大湖公園、碧湖公園、榮星公園、內雙溪公園、台大醉月湖及生態池、木柵動物園……。






或沿著基隆河、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雙溪等河濱開發的新店碧潭河濱公園、華江雁鴨自然公園、大佳公園、迎風河濱公園、古亭河濱公園、景美河濱公園、圓山河濱公園等,都可以發現或多或少白鷺鷥、黃頭鷺的鳥蹤。



只是,在河濱溪畔地區的白鷺鷥,因為河川溪流的覓食不易,數量及出現的頻率並不穩定,且平日人跡較少,一旦警覺有人接近一定的距離,就會受驚飛離。






反之,都會公園更有機會近距離的觀察鷺鳥,因為在都會區討生活的鳥兒,多數已適應與來往的遊人保持較近距離,體察到不會有危險,有時甚至會得到餵食,因此「老神在在」,不至於動則驚嚇振翅飛走。









延伸閱讀
台北賞鷺鳥何處去?(相簿)
http://bv7389.tian.yam.com/album/10740191
<都會賞鳥>春來大安生機旺 鷺鳥銜枝築巢忙-黃頭鷺篇
https://bv7389.tian.yam.com/posts/218273520
<旅遊花樹記事>後花博遊園趣-大佳親水堤岸樂忘憂(附詩)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50454021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賞鳥逗鬧熱-燕鴨魚鷺戲水掠空釋閒情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64457829
<心靈觀想>漂泊的候鳥-一顆不安定的靈魂(附詩作-鳥蹤)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71812662
<都會賞鳥>都會賞鳥/木棉花的盛宴外一章-白鷺閒雲野鶴篇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61938394
<旅遊見聞>中正紀念堂「魚」波盪漾消暑樂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52447340
<旅遊見聞>坪林舊地重遊-吊拱橋、石雕、觀魚、嬉水、老街、鷺鳥生態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93553903
<城鄉組曲>城市獵人-給愛自然生態的好「攝」之徒
http://bv7389.tian.yam.com/posts/80246601




附錄:小、中、大白鷺及黃頭鷺識別
小白鷺(Little Egret)是台灣普遍可見的留鳥,中白鷺(Intermediate Egret)及大白鷺(Great White Egret)則是冬候鳥。
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依體型的大小,小中大體型的大小分別為,50-55公分、61-69公分、85-90公分。
小白鷺俗名白鷺鷥、白翎鷥,為鷺科白鷺屬,嘴喙為黑色,嘴尖黑色,腳趾黃綠色。
中、大白鷺為鷺科蒼鷺屬,腳趾皆黑色,嘴喙為黃色,眼先黃綠色,惟大白鷺嘴裂超過眼後,中白鷺則無;而中白鷺嘴尖為黑色;而大白鷺的脖子又比中白鷺長而彎曲。
黃頭鷺(Cattle Egret)為鷺科牛背鷺屬,又叫牛背鷺、猩猩鷺、家畜鷺鷥,留鳥;體長50 公分,嘴為橙黃色,腳趾皆黑色,春夏季繁殖期時,頭、胸、背等處有橙黃色羽毛出現,冬季則變回白色,只有頭部略有黃色。
(資料取材自網路)
-
133
- 0
